厂办大集体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激发企业活力、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内蒙古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扣“细、准、实”三字诀,系统谋划、精心部署,全力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为改革平稳落地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立足“细”字,充分做好审前筹划。厂办大集体改革事关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大局,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提高企业职工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内蒙古监管局强化组织领导,以精细化筹备为审核工作筑牢根基。一是提高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厂办大集体改革对于优化国资布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厂办大集体改革的决策部署,增强做好审核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走样。二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安排。抽调局内业务骨干组建专项审核工作组,在捋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制定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方案,细化人员分工,统一审核口径,明确审核方法和要点,确保审核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夯实根基,强化学习研讨。组织参审人员集中学习厂办大集体改革有关政策文件,全面了解相关政策出台背景,力求深入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审核工作重点难点,提前打通政策理解上的堵点,提升参审人员业务水平,为做好审核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准”字,严格把握审核要点。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审核直接关系到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安置经济补偿金数额等,与改革成效和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审核过程中,参审人员充分运用资料审核、数据比对、身份认定等方式,精准核实资金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一是全面审核,确保数据准确。依据厂办大集体改革相关政策规定,对涉改企业提交的改革方案、工商营业执照、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资料进行逐份核查,深入了解企业改革进度、人员安置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改革基准时点资产负债、职工人数、工资水平等关键数据,仔细核实确认厂办大集体改革的完成情况。二是靶向发力,突出核查重点。审核中对申报企业是否属于中央财政补助范围、补助比例及金额是否准确等要点进行精准核查,同时关注企业性质、职工人数、工资水平、改革上一年度效益等关键要素,特别是企业经营情况及房屋及构筑物的可变现情况等,确保审核工作严谨高效推进。三是注重细节,提升审核精度。认真审核职工情况明细表、人员工资表等基础资料,仔细核对企业在职职工人事档案,通过查阅原始招工表、工资调整记录等资料,逐一确认职工身份、工龄等信息。通过查看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经济补偿金计算和支付情况等,确保经济补偿金数额准确,全力提升审核精准度。
三、突出“实”字,全面提升审核质效。厂办大集体改革资金审核工作政策性强、覆盖面广,关系民生底线和发展大局,需要各方协同配合,积极稳妥推进。一是疏通堵点,强化政策协同。针对审核中遇到的政策难点问题,及时向财政部相关司局请示汇报,结合地方实际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审核结果既符合政策规定,又兼顾企业实际困难。二是统筹推进,凝聚工作合力。积极与兄弟监管局联系沟通,统一审核口径,交流工作经验,在互学互鉴中提升审核效率、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审核工作。三是倾听呼声,强化服务意识。寓服务于审核,主动调研了解涉改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历史背景、经营现状等,针对企业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做好财政政策传达与解释,为企业下一步经营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财政监管力量。
纯旭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