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乳腺癌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提高公众对乳腺癌防治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的预防和筛查方法至关重要。
一、学会自我检查乳房
乳腺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每月一次的乳房自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自检方法如下。
1.视诊观察:站在镜子前,双手自然下垂,观察乳房是否对称、有无凹陷、皮肤红肿、乳头内陷或溢液等异常。
2.触诊检查:洗澡时,用手指指腹平压乳房组织,按顺时针方向逐一区域检查是否有硬块、结节或压痛感。注意不要遗漏腋下区域,因为乳腺组织也可能延伸到此处。
3.卧位检查:平躺后将一侧手臂举过头顶,用另一只手检查该侧乳房,有助于更全面地感知乳腺组织的变化。
最佳自检时间是月经结束后的第7~10天;如已绝经,则选择每月固定的一天进行检查。但单纯乳腺自检不能替代医学筛查。
二、定期接受专业筛查
展开剩余64%虽然自我检查很重要,但有些小肿块或深层病变难以察觉,因此必须依靠医学影像检查来实现早期发现。常见筛查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乳腺超声检查:无年龄限制,无辐射,能清晰显示乳腺结构。
2.乳腺X线摄影(俗称钼靶):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是目前最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之一。
3.磁共振成像(MRI):用于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年轻发病、BRCA基因突变、胸部放疗史等)的补充筛查。
建议:中国指南推荐女性40岁起每年1次乳腺钼靶;高风险人群应从30岁或更早开始,每年检查一次,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基因检测。
三、警惕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乳腺癌早期常表现为以下一些细微变化,若出现应及时就医:乳房或腋下摸到无痛性肿块;乳房皮肤出现酒窝状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偏斜或出现血性分泌物;乳房局部发红、发热、肿胀,类似炎症表现;乳房大小或形状发生明显改变。
四、科学预防乳腺癌
除了早发现,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预防。
1.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绝经后肥胖者风险增加30%-50%(WHO数据)。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合理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脂、加工食品: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4.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
5.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如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6.提倡母乳喂养: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乳腺癌虽然常见,但它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只要我们提高健康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坚持定期体检和自我检查,就能在早期发现问题,从而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关爱乳房健康,就是关爱自己和家人的未来!
发布于:河南省纯旭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